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櫻桃園文化再詮釋杜斯妥也夫斯基──當我們面對現代病,心裡想的是……

文/櫻桃園文化總編輯 丘光

自從三年前櫻桃園文化出版《地下室手記: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以來,獲得許多讀者回響,我們一直思考要再出版他的作品,檢視讀者反應中得知有些人對地下室人的理解上似乎有一塊空白尚未填滿,或者說疑問,就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一個否定一切的人?是什麼社會環境產生了這樣的性格?因此我了解有必要來選一些夢想者的故事,因為地下室人是從夢想者衍生而出的,這次的《白夜: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因此而誕生。本選集精選了三篇重要的代表作──〈白夜〉、〈小英雄〉、〈一個可笑的人的夢〉,都是廣義的夢想者的故事。夢想者這個人物形象可以說是杜斯妥也夫斯基小說中最受關注的中心角色之一,讀過這一系列的夢想者,再去看地下室人,去看作者後幾部長篇小說中的那些叛逆者,相信會更有所得。

杜斯妥也夫斯基非常吸引現代讀者之處,是因為他深刻地指出了現代人的困境──孤獨、冷漠、疏離、自私等等,而一百多年前的他為何如此精準地點出這些問題,觸動人心,或許因為他正是第一代工業革命的受益者兼受害者,工業革命帶給人類速度、大量物質生活的便利,改變了價值觀,某種程度上只要有錢幾乎可以買得到任何的人事物,漸漸讓人以為也可以買得到幸福,或者把物質生活的滿足當成唯一的幸福,人人都愛追求富足的機會,紛紛擠進城市,城市人口爆炸,環境惡化,加速衍生出形形色色的社會問題,然後在這種環境溫床中特別容易孳生一種特殊的人──夢想者。

什麼是夢想者?這是小說中所謂蝸居在城市角落的「中間物種」生物,喜愛把自己封閉在想像中,對於難忘的事情會反覆夢見耽溺其中,缺乏實際的生活經歷和行動力。俄羅斯彼得堡的夏至白夜,天空不暗也不明,讓人分不清晝夜,錯覺容易使人產生幻想,杜斯妥也夫斯基就是在這樣的天空下夢想、提問、思索:人與人之間的問題在哪裡?為什麼人那麼孤獨?社會那麼疏離冷漠?每個人年輕時多少都徬徨不安,苦於孤獨,人類原本期待科學文明發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現在拜科技之賜,卻似乎相反,人的孤獨期更長了!(完全如杜斯妥也夫斯基所預料!)於是,夢想就成了孤獨的人僅有的希望。

〈白夜〉就是一個孤獨的人跟不太明白自己為什麼孤獨的自我在對話,是內心獨白,也是人物對話,甚至連女主角娜斯堅卡,我都覺得是夢想者在夢中創造出來的一個栩栩如生的對話者,因為作家小說裡的夢想與現實的界線,並不如我們眼睛、頭腦所看得到的那樣。理智邏輯所到不了的地方是作者樂於探討的,他自己也喜歡夢想,深知其可怕,一旦陷入就難以自拔,他用小說來描繪這種甜甜苦苦的感覺,試著找一條出路,不只是為夢想者找出路,也是為面臨現代化不得不陷入孤獨困境的整個人類找出路。

有些人喜愛夢想,有些人討厭夢想,有些人不敢夢想,還有些人不知夢想為何物。這些故事刺激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夢想,看看自己的夢想與現實之間到底有多少互動,想想人是否因為夢想而偉大……閱讀過後,彷彿感覺到作者丟了問題給我們:
當你發現夢想為你宣告了一個新的生活,然後呢?

如果釐清不了人心的欲望,現代病或許沒有解!但杜斯妥也夫斯基似乎透露,一旦我們願意面對這個問題,那麼解決的希望也不遠了。

※相關連結:
《白夜: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新書介紹 http://vs-press.blogspot.tw/2017/12/CL010.html
從夢想愛一個人開始──《白夜:杜斯妥也夫斯基經典小說新譯》導讀 http://vs-press.blogspot.tw/2017/12/CL010-introduction.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