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8月7日 星期三

俄國歷史可以這樣讀──小說家阿庫寧膾炙人口的方多林探案系列

文/丘光
櫻桃園文化致力於新譯俄國經典文學之餘,同時也對當代俄國人寫些什麼、讀些什麼感興趣,並引介給台灣的讀者。繼前次出版辛酸又好笑的成長小說《把我埋在牆腳下》之後,今年暑假則推出另一種閱讀類型風貌──當代俄國最重要的歷史懸疑小說家阿庫寧的方多林探案系列,於七、八月接力出版首部曲《冬日女王》與第二部《諜影圍城》。這個系列從一九九八年發表首部曲,至今十五年共出版十四部,小說背景的歷史跨度從一八七六至一九一四年,歷任沙皇從解放者亞歷山大二世到末代苦主尼古拉二世,情節囊括了俄羅斯帝國傾頹之前關鍵階段的歷史事件,探案主角也從二十出頭的小夥子成長為六十歲的老先生,一路目睹俄羅斯帝國繁華落盡。


整個系列小說以警探方多林為主軸,以他的觀點去看待俄國歷史與現實生活。方多林的討喜形象是這個系列廣受歡迎的一大原因,他從一個坐辦公室的文職小警察變身為出生入死的警探,這個成長歷程在首部曲《冬日女王》中描繪得相當豐富。首部曲的故事簡單說就是莫斯科發生一件左輪槍自殺懸案,方多林這個有點娘的小警察懷著青春熱忱大夢去調查,卻誤打誤撞偵破了國際恐怖組織大案的歷險記。到了第二部《諜影圍城》,方多林到國外戰場上治療心理傷痛,以為看到他人的苦便會療癒自身的痛,途中巧遇一位自命思想前衛的女子瓦莉雅,命運捉弄下將這個有點娘的警察跟思想前衛的傻大姐配成對,一同去偵辦俄土戰爭中的間諜案,而且作者把瓦莉雅的戲分加重,營造出一種獨特女性視角的諜報小說,將枯燥的戰爭史實催生出奇妙的化學變化。

閱讀阿庫寧這個系列的作品,除了可以從探案解謎的角度來輕鬆看待生硬的歷史,還會發現一個很特別的地方──小說中隱隱然埋著兩種視角,或是兩種聲音,在主角方多林之外,總有一個以上對立的意識形態與之爭鬥,但作者讓這些聲音多元抒發,並不去主宰意識形態。所以我們看到的故事結尾往往不會是典型的邪不勝正,多半是雙方都得到了一些,同時也失去了一些──這的確是活生生的現實;我們更不會看到好萊塢式的結論台詞,類似《玩具總動員3》最後芭比所說的:「權力應該是經過被統治者的同意取得,而不是透過暴力取得。」(想想最近的世界新聞,從小看好萊塢這類電影的史諾頓先生被通緝後,芭比的這句台詞更顯得經典!)阿庫寧的結尾更多的是懷疑,而且帶著一抹俄羅斯式的惆悵調子,給了讀者想像空間,也給了這系列小說某種令人著迷的氣味。

●相關連結:
當代俄羅斯歷史懸疑小說家阿庫寧 http://vs-press.blogspot.tw/2013/07/akunin.html